来源;证券日报
编者按:11月22日,第10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广州召开,在汽车产业整体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从新能源汽车试点至今,人们期待中的大规模发展到底何时能够成行?各大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汽车研制领域又是怎样“开花结果”的呢?
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明年或再增加
增加私人购车比例成冲刺2015关键
专家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是公共用车,若不改变现有结构,增加私人购车,实现2015年目标将是空谈
■本报见习记者 岳 伟
随着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私人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渐近成熟,目前全国25个新能源汽车试点同样有增加的可能。
近日,在2012年第10届广州车展期间,记者从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人士处获悉,国家正在研讨扩大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城市,包括公共服务领域和私人购买领域的试点都有增加的可能。
有消息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全国部分非试点城市同样在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扩大试点的呼声一直很高,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通过和主要试点城市运营模式的成熟,今年下半年政府已经加快调研工作,不过该政策最早可能在明年年中才能出台。
模式渐近成熟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已是业内的普遍认识,而在现阶段,无论是公共服务还是私人领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统一管理,规模运营将有利于其健康推广。
但在公共交通领域,即便是目前存在政府补贴,新能源公交客车价格仍显高昂。为此“深圳模式”中采用的融资租赁方式能很好地解决公交公司前期无法一次性支付巨额购置资金的问题。
其具体操作由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出面担保,公交公司向交通银行(4.22,0.02,0.48%)下属的金融租赁公司提出贷款,用以支付新能源购车费用,政府则将同样行驶里程下的燃油汽车所需运营费用全部转入普天账户。
这种融资租赁模式被比亚迪(16.48,0.21,1.29%)推广至其它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其中也包括出租车。经比亚迪测算,一辆电动公交大巴按照目前的价格,通过节能产生的效益5年可以覆盖所有成本,一般公交车的使用寿命为8年,相当于还有3年是“零成本运营”。
由于该模式对出租车公司(公交公司)的信贷资质要求较高,比亚迪还推出了经营性租赁和买方信贷等模式,客户可根据需求和具体合作业务自由选择合作模式。
而在私人购买领域,其模式现阶段也主要以集团采购、区域试点为主,方便统一管理,但相关细则的出台还是为消费者打了一针“强心剂”。
据悉,上海市对新能源车牌照已有明确的专门号段管理,而且财政补贴政策面向全国汽车企业,没有地方保护色彩。目前上海市对纯电动车已经开始发放牌照,指标为每年2万个,按照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和上海市号牌管理政策,在上海购新能源汽车,一辆车最多可省16万元的费用。
而北京市也开始向公众征求新能源购车意见,预计年底出台。有业内人士认为,京沪两地对新能源私人购车标准出台细则,将带动全国25个新能源试点城市的政策细化。
目标压力驱动
在今年7月份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下称“规划”)中明确指出,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
国内汽车专家张志勇告诉记者,这一目标也是促使新能源汽车增加推广试点的重要原因。
的确,依据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很有难度。据了解,从去年初开始全面试点的全国25个城市,至去年底,节能与新能源车的总量也仅为1.6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内主要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6982辆,其中纯电动车3009辆,混合动力车3973辆。整体市场仍然处于冰冻期。
而各地也有自己的任务。《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将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中混以上混合动力客车及乘用车,鼓励发展特种用途电动汽车、新一代轻型纯电动汽车和LNG汽车,目标是在广东省2015年形成2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能力,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达到5万辆。
但在目前的试点城市中,私人购买仅有深圳市,公共交通仅有广州。广东省发改委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广东省仍有一些地区适合新能源车的推广,仅靠上述两个城市完成目标还是不够。
“目前市场主要是公共用车(公交、出租),私人购买,哪怕是集团采购规模也并不多,如果不改变这样的结构,如增加私人领域培育,实现2015年的目标绝对是空谈。”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
.